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暂缓执行拘留期限规定
释义
    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条件及期限。被处罚人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后,向公安机关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公安机关认为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时,被处罚人可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行政复议期限为60日,行政诉讼一审期限为3个月。暂缓执行应在案件受理时作出决定,并告知当事人。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应被告知。
    法律分析
    一、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期限是多久?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所以暂缓执行的前提是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等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有结果了,才可以决定行政拘留是否执行。行政复议的期限为六十日,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也就是说,“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对象只能是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被处罚人。换言之,“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前提条件是只能是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其他任何事由均不能适用“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二、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应当符合的条件
    一是被拘留人依法申请了行政复议或者提起了行政诉讼。
    二是被拘留人提出了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
    三是公安机关认为对被拘留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
    四是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依法提出了符合法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照法定标准交纳保证金的。
    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是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犯罪事实认定之后作出的决定,一般情况下,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应当在案件受理时进行认定,如果符合暂缓执行拘留情况的,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告知当事人。另外如果当事人不符合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条件的,也应当说明并告知当事人。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被拘留人必须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被拘留人必须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必须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会引发社会危险;被拘留人或其近亲属必须提供符合法定条件的担保人,或按法定标准交纳保证金。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是司法机关根据犯罪事实认定后的决定。根据案件的情况,应及时作出决定并告知当事人。若不符合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条件,也应向当事人说明并告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有关单位拒不执行监察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由其主管部门、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章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第三节 冻结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冻结决定:
    (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
    (二)冻结的存款、汇款与违法行为无关;
    (三)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冻结;
    (四)冻结期限已经届满;
    (五)其他不再需要采取冻结措施的情形。
    行政机关作出解除冻结决定的,应当及时通知金融机构和当事人。金融机构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解除冻结。
    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定的,金融机构应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4: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