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理解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释义
    如何理解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平等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权利义务对等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达成一致,以实现互利互惠的经济利益的原则。
    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
    首先,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在法律上,合同当事人是平等主体,没有高低、从属之分,不存在命令者与被命令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其次,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所谓“对等”,是指享有权利,同时就应承担义务,而且,彼此的权利、义务是相对应的。这就要求当事人取得财产、劳动报酬或工作成果与其应当履行的相应义务大体相当,不存在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的情况。
    再次,合同订立双方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任何一方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能以强迫命令、威胁利诱等手段签订合同。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维护市场秩序时,与企业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是地位平等的合同关系,但在作为合同主体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时,与企业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就可以不管企业愿意不愿意,在订立合同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企业。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四条【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4: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