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险误导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
释义 | 法律分析:一、保险误导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的通知》等法律法规。 因销售误导违法行为,对公司应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处理销售误导违法行为,应当特别重视对公司的处罚。因为这一违法行为具有分散性、多样性、流动性、多发性等特点,只有加大公司的管控责任,才能有效减少这一违法行为。因此,对这种违法行为,原则上应当视为公司行为,处罚公司。只有公司证明其事前严格履行了管控责任,违法行为情节较轻、事后公司又依据公司规定进行了处理,个别情况才可以考虑不处罚公司。 二、保险误导需要什么证据 1.保存虚假宣传资料。保险员一般会提供私自印制保险产品说明书或其它宣传材料,保存下来;在微信发布的宣传图片、交流记录等截图保存。 怎么证明保险员误导消费者 片面介绍、夸大功能、混淆产品的,通过电话录音、保存微信聊天记录等方式获得文字或语音证据。 怎么证明保险员误导消费者 篡改客户信息的,比如代替投保接受电话回访的,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提供回访录音。 总而言之,证明保险员误导消费者,一定要有文字根据和录音、图片等证据,证明与合同条款不符,或是有篡改客户信息的行为,才能顺利处理好,比如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费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法律依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的通知》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欺骗,是指人身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以及办理保险销售业务的人员,在人身保险业务活动中,违反《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对有关保险产品的真实情况进行虚假陈述。本指引所称隐瞒,是指人身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以及办理保险销售业务的人员,在人身保险业务活动中,违反《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对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予告知或者予以掩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