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可以解除居住权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居住权可以被解除的情况和合同到期居住权撤销情形,并阐述了撤销权的含义。撤销权是诉权,只能通过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撤销权的消灭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是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法律分析 一、居住权可以被解除的情况有哪些? (一)撤销居住权的方式。居住权一旦确认,撤销只有两种方式:享有居住权的当事人同意撤销居住权,或当事人死亡。 (二)若居住权人想撤销居住权,只需行使法律赋予的撤销权即可,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七十条规定,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居住权人在行使撤销权时,应完成注销登记才算彻底撤销了居住权。 (三)若产权人想撤销居住权,法律并未规定其相关权利,他单方面则无法撤销居住权。只有享有居住权的当事人死亡,其居住权才会依产权人所想自行撤销。 二、合同到期居住权撤销情形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居住权期限;解决争议的方法。其中居住权期限若按约定到期,则完成注销登记,居住权便撤销了。 三、撤销权的含义 撤销权是撤销权人依其单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的消灭的权利。撤销权是诉权,只能通过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撤销权的消灭如下: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拓展延伸 居住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其不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然而,根据法律规定,居住权可以被解除的情况有哪些呢? 首先,居住权可以被解除的情形之一是居住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严重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居住权人将房屋出租给非居住权人,或者将房屋擅自转租给他人,就违反了居住权合同的约定。 其次,居住权也可以被解除的情形是居住权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按时履行自己的居住权义务。例如,居住权人长期不在房屋所在地,或者长期将房屋空置,就违反了居住权合同的约定。 最后,居住权还可以被解除的情形是居住权人与权利人协商一致,或者居住权人已经去世,其法定继承人或者遗嘱继承人要求解除居住权。 需要注意的是,居住权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权利,居住权人的权利义务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如果居住权人违反了相关规定,权利人或者其法定继承人可以请求解除居住权,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居住权可以被解除的情况有两种:一是享有居住权的当事人同意撤销居住权,二是当事人死亡。若居住权人想撤销居住权,只需行使法律赋予的撤销权即可,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七十条规定,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二是产权人想撤销居住权,但法律并未规定其相关权利,他单方面无法撤销居住权。只有享有居住权的当事人死亡,其居住权才会依产权人所想自行撤销。合同到期居住权也会自动撤销,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并明确约定居住权期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五节 中介服务机构 第五十七条 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房地产咨询机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