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条有错别字或同音字是否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借条错别字对法律效力的影响及债权转让的要求 借条错别字或同音字不影响法律效力,除非导致重大误解。当事人可协商更改。基于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借条法律依据为《民法典》。债权转让需满足条件:有效债权、不改变内容、可让与性、协议达成、不违法、不改变主要内容、通知债务人、遵守程序。债权转让不需要三方到场,但需保护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一、借条有错别字或同音字是否有法律效力 1、借条有错别字或同音字,如果没有导致重大误解,或者对合同影响不大的,借条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2、当事人可以协商后,进行更改。 3、如果导致重大误解,则该合同是可撤销的合同,在撤销后合同就没有法律效力。 4、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二、借条转让是否要三方到场 1、只要债权人同意即可,不需要都到场。 2、为了保护平等主体之间的合法权益,债权的转让是有限制的,债权转让的条件是: (1)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且债权转让不改变债权的内容。 (2)被让与的债权须具有可让与性。 (3)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 (4)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债权转让只是主体上的变更,如果存在债的主要内容变更,则发生新的合同关系,而不属于转让性质。 (5)债权的让与须通知债务人。转让通知是债权转让的一个必备条件。因为没有通知,原合同对方当事人无法知道转让人对合同权利义务进行转让。转让通知应送达对方当事人。 (6)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和手续。 结语 根据《民法典》规定,借条中的错别字或同音字并不影响其法律效力,除非导致重大误解。当事人可以协商后进行更改,若重大误解则可撤销合同。债权转让需要债权人同意,不必要求三方都到场。债权转让的条件包括有有效存在的债权、不改变债权内容、达成协议且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改变债权主要内容,并需通知债务人并遵守相关程序和手续。以上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简要概括。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以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为限。 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利率但是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或者清算达成的债权债务协议,不适用前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