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经营杠杆及其计算公式 |
释义 | 经营杠杆系数是一个重要的财务和管理会计概念,用于衡量企业的经营风险。它表示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可以预测经营期的经营利润。经营杠杆系数可以用公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计算。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可以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即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 法律分析 为了对经营杠杆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将利润变动率视为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率”。这个概念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经营杠杆系数 =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 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计划期的经营利润计算公式 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 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拓展延伸 经营杠杆是指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来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从而提高收益水平的一种经营策略。然而,这种策略也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下面是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及其衡量方法。 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务风险: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和本金,如果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就会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 2. 市场风险: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波动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如果价格下跌过快或过慢,企业就可能面临亏损或盈利的风险。 3. 操作风险: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需要承担一定的运营风险,例如,如果企业的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失误,企业就可能面临损失。 经营杠杆系数的衡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净经营杠杆系数(EBITDA):净经营杠杆系数是指企业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净利润(净利润=EBIT-利息-税金及附加)之比,反映了企业经营风险的程度。 2. 总经营杠杆系数(EBIT):总经营杠杆系数是指企业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营业收入(营业收入=EBIT/经营杠杆系数)之比,反映了企业整体经营风险的程度。 3. 边际贡献率(MCR):边际贡献率是指企业每售出一件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毛利润(边际毛利润=销售收入-可变成本),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程度。 4. 债务与权益比率(D/E):债务与权益比率是指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的程度。 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及其衡量方法是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法律依据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08-29)\t第三十五条\t国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组织形式、管理机制、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贷款业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 国家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采取措施,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 控制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的规定(1999-07-23)\t第二十条\t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12-29)\t第十条\t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与本案有牵连,但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线索、材料,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