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员工离职之后,之前的工作单位也需要给员工结算加班费。因为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加班,单位应依法给员工发放加班工资,即便员工离职,单位也需要发放加班费。 如果单位拒绝发放加班费,劳动者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加班的事实。但是现实情况中,单位通过口头通知加班,劳动者往往无法提供书面加班证据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劳动者的能力等因素,来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劳动者往往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处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也不会提供对自己一方不利的证据,所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安排加班时,一定要注意保留加班证据,如果以后出现劳动纠纷,这些证据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延长工时的报酬支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三十七条 报酬标准和劳动定额确定,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四十五条 带薪年休假制度,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