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抢夺立案标准是怎样
释义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数额达一千元及以上的,应当立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一、抢夺罪的构成要件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二、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当场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或者威胁行为,如果当场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或威胁行为,属于抢劫;如果没有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或威胁而只是夺取财物,属于抢夺。区别二者最浅显的例子是:趁被害人不注意一把夺走手提包后逃走,属于抢夺;拦住被害人,威胁、强迫被害人交出手提包的,属于抢劫。
    二者在法律专业上的区别还有不少,并且比上述的举例复杂得多,比如不顾路人的安危飞车抢夺、或者不顾被害人的耳朵安危,强行夺走被害人的黄金耳垂、或者携带凶器抢夺,由于其危害性非常高,法律规定应当定为抢劫。当然,上述情况也只是一般情形,具体到司法实践中,还需要根据暴力的程度、行为人的主观心理以及被害人受伤与抢夺行为的因果关系等情形具体分析和辩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