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生工伤以后应该怎么办? |
释义 | 工伤发生后需与公司协商赔偿,若有工伤保险则由社保部门负责一次性补助,否则由公司全额承担。工伤认定决定书应在20个工作日内送达相关方。工伤死亡包括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工伤事故导致死亡等情形。残疾赔偿金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和收入标准计算,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工伤后需进行鉴定并与公司协商赔偿事宜。 法律分析 一、发生工伤以后应该怎么办? 发生工伤以后应该找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公司做出相应的赔偿,如果公司有为其缴纳工伤保险,则公司只需承担工伤期间的一次性工伤就业补助金,剩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则由社保部门承担;如果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保,则所需要的费用应当全部由公司自己承担; 二、工伤认定决定书如何送达?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工伤认定申请人以及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工伤认定法律文书的送达按照《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 工伤死亡认定的标准? 工作时间死亡一般属于工伤死亡,但是也有较为特殊的情形。具体属于工伤死亡的情形有: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2、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中毒直接导致死亡。 3、工伤或职业病停工留薪期间死亡。 4、工伤旧伤复发或职业病旧病复发死亡。 5、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4级享受伤残补助金期间死亡。 残疾赔偿金如何确定?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劳动者相对来说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所以在发生工伤之后,他们不知道如何来进行处理,实际上工伤发生后就涉及到一个索赔的问题,需要和公司来进行协商公司一般都会要求做一个工伤的鉴定。依据这个鉴定出来的等级情况,会进行赔偿的。 结语 工伤发生后,应与公司协商要求相应赔偿。如公司缴纳工伤保险,公司承担工伤期间的一次性工伤就业补助金,其余补助金由社保部门负责。如公司未缴纳社保,费用由公司承担。工伤认定决定书应在20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人、受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保机构。工伤死亡认定包括工作时间内突发疾病死亡、抢救无效死亡等情况。残疾赔偿金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和伤残等级,按当地居民收入标准计算。劳动者在工伤后应与公司协商赔偿,并进行工伤鉴定确定赔偿等级。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