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外孙能否纳入外公的户口? |
释义 | 外孙不能入外公户口,必须随父母上户口。如果父母无法抚养或去世,需要确立监护关系的公证书。迁户口需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农村迁城市需提供录用证明、学校录取证明或迁入准予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迁出手续。 法律分析 外孙原则上不可以入外公户口,按规定子女必须随父母上户口,外孙随外公上户口不符合条件规定,如果法定监护(抚养)人丧失抚养能力或病故伤亡,则需要被投靠人确立监护(抚养)关系的公证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拓展延伸 外孙是否能够享受外公户口的相关权益? 外孙是否能够享受外公户口的相关权益是一个涉及户籍和亲属关系的复杂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孙通常不能直接纳入外公的户口,因为户口的登记原则是以直系亲属为主。然而,具体情况可能存在例外情况,例如外孙无父母监护或其他特殊情况,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有关部门申请特殊处理。此外,即使外孙不能直接享受户口相关权益,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权益。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政策和法规进行咨询和申请。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公安机关或民政部门,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外孙通常不能直接入外公户口,因为户口登记原则以直系亲属为主。然而,特殊情况下,如无父母监护或其他特殊情况,可通过法律途径向有关部门申请特殊处理。即使外孙不能享受户口相关权益,仍可通过其他途径享受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权益。具体情况需咨询当地公安机关或民政部门,以获取准确法律意见和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尊重已满八周岁未成年子女的真实意愿,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九条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二条 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 老年人有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的权利,有接受赠与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抢夺、转移、隐匿或者损毁应当由老年人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产。 老年人以遗嘱处分财产,应当依法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