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轻微刮蹭,对方开车走了是否算逃逸 |
释义 | 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要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不仅仅是在事故现场离开。对于未逃离现场而在送伤者至医院后或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时逃跑的,也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轻微事故逃逸将承担全部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可罚款200至2000元,并可能拘留15天以下。 法律分析 把别人车辆造成了剐蹭,在知道的情况下离开了现场,时候车主报警处理的话会按肇事逃逸处理的。不过没有造成伤亡,只是财产损失的可以协商处理。 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时,有证据证明其不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时,不能判定为逃逸。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 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轻微事故逃逸的,将承担全部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照规定处以罚款200到2000元,可以并处15天以下拘留。 拓展延伸 对方开车走了,责任在谁? 在这种情况下,责任的归属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发生了轻微刮蹭,对方开车走了,可以认为对方存在逃逸行为。根据交通法规,逃逸行为是违法的,对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要确定对方的责任,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事故发生地点、车辆损坏程度、是否有证人等。建议您立即向警方报案,并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处理。同时,收集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保险公司。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结语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对方造成了财产损失并离开现场,车主可报警处理,对方可能面临肇事逃逸的指控。然而,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只有财产损失,双方可协商解决。需要注意的是,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对于未逃离现场的情况,但在送伤者至医院或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时逃跑的,也可视为肇事后逃逸。轻微事故逃逸将承担全部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可处以罚款200至2000元,并可并处15天以下拘留。请及时报案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