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缔约过失与违约责任的界定 |
释义 |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民事责任,根据、保护利益、性质、时间、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行为形态、责任形式、赔偿损失范围、免(减)责事由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法律分析 答:二者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民事责任。两者产生的根据不同,缔约过失责任产生的根据是先合同义务,而违约责任只能产生于已经生效的合同。两者责任保护的利益不同,缔约过失责任保护的是信赖利益,违约责任重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履行利益。两者的责任的性质不同,缔约过失责任具有法定性,违约责任更多的体现在约定性。此外,两者的责任发生的时间、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行为形态、责任形式、赔偿损失的范围、免(减)责事由等也有所不同。 拓展延伸 合同缔约过失与违约责任的法律解析及实践指引 合同缔约过失与违约责任的法律解析及实践指引是指对于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过失和违约行为所承担的责任进行详细解析和指引。在法律解析方面,我们会从合同法、相关司法解释和先例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各种过失和违约行为的法律后果和责任承担方式。在实践指引方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引和建议,帮助当事人更好地应对合同纠纷和风险,最大程度地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通过本文的解析和指引,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合同缔约过失与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并能够在实践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结语 合同缔约过失与违约责任的区别在于其产生的根据、保护的利益以及责任的性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对两者在时间、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行为形态、责任形式、赔偿损失范围等方面的比较,详细解析了二者的差异。此外,本文还提供了法律解析和实践指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合同缔约过失与违约责任,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第五百零一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注:《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