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养儿防老,是否可以断绝关系? |
释义 | 领养孩子长大了可不可以断绝关系?根据法律条件,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人民法院应保护儿童和老人的权益,根据不同情况妥善解决纠纷。解除收养关系可通过协议或一方要求而实现。协议解除需当事人同意,并处理财产和生活问题。如无争议,可办理公证程序。若一方不同意或有困难争议,可调解或通过法院处理。人民法院将调解并在无效时做出判决。 法律分析 领养孩子长大了可不可以断绝关系 领养孩子长大了满足一定法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断绝关系,人民法院处理解除收养的纠纷,应当坚持保护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保障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双方的利益,根据不同情况实事求是地妥善解决: ①父母和生父母反悔,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查明情况,听取被收养人的意见,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处理。 ②养父母不尽抚养义务,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应予解除。 ③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的恶化,再继续共同生活对双方均为不利,一方坚决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一般可准予解除。 收养关系解除方法 收养关系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具体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处理: 1、依当事人的协议而解除 协议解除收养的条件是: ①须当事人同意。就收养方而言,须得养父母同意,就被收养方而言,养子女已成年时,经养子女同意即可;养子女尚未成年时,须得养子女的生父母或原送养的监护人同意,养子女已有识别能力的,还须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②当事人须对财产生活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别无争议。协议解除收养可按公证或登记程序办理。公证机关办理解除收养的程序,亦可以分为申请、审查、办证三个环节。当事人达成解除收养的决议后,须到户口所在地的公证机关提出解除收养的申请,并说明要求解除收养的理由。公证人员应对当事人要解除收养的原因及有关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查明解除收养是否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要求解除收养的理由是否正当合理,有无其他意图;双方对财产和生活问题的处理是否合法等,经审查后,对符合解除收养条件的,就为其办理公证,准予解除。当事人自接到公证书之日起,收养关系即告终止。如果不符合协议解除收养的条件,不予办证,对有关纠纷,可建议当事人依诉讼程序提出请求。 2、依当事人一方的要求而解除 一方要求解除收养而另一方不同意的,或双方同意解除收养,但在财产和生活困难有争议的,一般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亦可经诉讼程序由人民法院处理。人民法院审理收养案件,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无效时,依法判决。 结语 在解除收养关系的问题上,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坚持保护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保障双方的利益。对于父母和生父母反悔的情况,应当根据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处理;对于养父母不尽抚养义务的情况,应予解除;对于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的情况,一方坚决要求解除的,一般可准予解除。解除收养关系可以通过协议或诉讼程序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五章社会优待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制定优待老年人的办法,逐步提高优待水平。 对常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给予同等优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