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庭开庭需要注意什么 |
释义 | 首先,如果被征收人要进入法院开庭的话,身份证是必须要带的,不然法庭很可能因为没有身份证件而拒绝被征收人进入。 其次,被征收人在开庭前一天一定要将材料全部整理检查一遍,包括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或者其他跟被征收房屋有关的权属证明文件,因为一般情况下,律师是不保管这些权属证明原件的,而法院开庭过程中很可能是需要提交这些权属证明的。 如果被征收人在庭审过程中提交不了这些材料,法官不能据此判断事情真相的话,则可能对被征收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法律咨询: 网友:作为原告在法庭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律师:1、应当按照传票上规定的时间,按时参加诉讼,不要迟到。 2、携带好本人身份证、起诉状等诉讼文书,并熟悉起诉状里面的内容,做到有备无患、应答自如、实事求是 3、携带所有证据的原件。 4、开庭时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庭纪律,比如不能高声喧哗、吵闹、对当事人恶语相向等,双方共同保持审判的严肃性,尊重法庭的审判程序。 5、禁止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6、依法不公开的庭审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不得旁听。 一、法庭开庭的具体程序是怎样的 法院开庭流程具体如下: 1、准备开庭: 书记员查明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以及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口头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就法庭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别寻问当事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是否还有意作最后陈述。 3、法庭辩论: 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辩论,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求各方最后意见。 4、评议: 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宣布休庭,进入评议时进行评议,实行少数服从数的原则,评议的情况应当如实制作笔录。评议笔录不准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查阅、复制。 评议完毕,审判长宣布继续开庭,当庭公开宣布判决结果,10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判决书;或定期宣判,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要告知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限、上诉法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