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距离交叉路口10米停车罚几分 |
释义 | 交叉路口停车扣分,机动车应按规定通过,禁止在人行道停车。掉头要遵守规定,有掉头标志、虚线处或无禁止标志的路口可以掉头。违反停车规定可被罚款并拖车至指定地点。不正确拖车造成损坏需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距离交叉路口10米停车扣2分。十字路口停车一般情况下是会扣分的。驾驶机动车行经交叉路口不按规定行车或者停车的,一次记2分。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路口可以掉头吗? 路口可以掉头。掉头的要求,具体如下: 1、有掉头标志的路口,可以掉头,路口设有掉头标志,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可以掉头的。但要留意信号灯,以免不小心闯了红灯; 2、虚线处,可以掉头,无论是白色虚线还是黄色虚线处,其实都是允许掉头的,如果道路中心线为虚实线,在虚线一侧也可以掉头,但实线一侧则禁止掉头; 3、没有禁止掉头标志的路口,可以掉头,如果路口没有禁止掉头标志,且允许车辆左转,也是可以掉头。综上所述交通驾驶要以安全为主,遵守交通法规,不违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 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地点。 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结语 合理掌握交通规则,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位驾驶人的责任。在交叉路口,应按规定行车和停车,否则将扣分。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时,应遵守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或警察指挥,若无信号灯等,应减速慢行,并给行人和优先通行车辆让行。机动车停放应在规定地点,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临时停车也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路口是否可掉头需根据标志、虚线和禁止标志来判断,但安全驾驶为先,遵守交通法规是关键。违反停车规定将面临罚款和车辆拖移等处罚。请大家合法驾驶,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二十九条 对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核定乘员、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消除违法状态: (一)违法行为人可以自行消除违法状态的,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自行将超载的乘车人转运、将超载的货物卸载; (二)违法行为人无法自行消除违法状态的,对超载的乘车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联系转运;对超载的货物,应当在指定的场地卸载,并由违法行为人与指定场地的保管方签订卸载货物的保管合同。 消除违法状态的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违法状态消除后,应当立即退还被扣留的机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条 对扣留的车辆,当事人接受处理或者提供、补办的相关证明或者手续经核实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及时退还。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实的时间不得超过十日;需要延长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至十五日。核实时间自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提供被扣留车辆合法来历证明,补办相应手续,或者接受处理之日起计算。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收集证据需要扣留车辆的,扣留车辆时间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有关规定执行。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五章 行政处罚 第一节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五十四条 机动车有五起以上未处理的违法行为记录,违法行为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在三十日内接受处理且未申请延期处理的,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备案信息中的联系方式,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手机短信或者邮寄等方式将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依法享有的权利,告知违法行为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违法行为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在告知后三十日内接受处理的,可以采取公告方式告知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公告期届满后将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公告期为七日。 违法行为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提出申辩或者接受处理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四十四条或者第四十八条办理;违法行为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提出申辩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