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师私底下给学生收费补课,违法吗 |
释义 | 教育部首次明确规定禁止中小学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对中小学和在职教师的六种行为构成有偿补课进行了明确界定,但退休教师不在调整范围内。中小学构成有偿补课的情形有三种,而在职中小学教师构成有偿补课的情形也有三种。这一规定旨在解决有偿补课问题,加强教育治理。 法律分析 不犯法,但是违规。有偿补课一直是我国教育治理的难题之一。尽管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从学生减负、素质教育、行风建设和规范收费等方面着手出台多个规范,补课问题仍然未得到有效治理。近日,教育部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首次明确规定禁止中小学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规定》明确了中小学及在职教师的六种行为构成有偿补课。《规定》将有偿补课的实施主体限定为中小学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对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禁止,是出于教师的特定职业要求。退休教师已经不在学校继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其行为不在《规定》调整范围。中小学构成有偿补课的情形有三种:第一,组织和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第二,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第三,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在职中小学教师构成有偿补课的情形也有三种:第一,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第二,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第三,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拓展延伸 老师私底下给学生收费补课,是否触犯法律?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老师私底下给学生收费补课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在某些地区或特定情况下,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违法。法律通常要求教育机构和教师必须经过合法注册和授权才能提供有偿教育服务。私底下收费补课可能违反了教育法规定的合法经营要求,可能导致教师和学生双方面临法律责任。因此,建议教师和学生在补课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选择合法途径进行学习和教育活动,以免触犯法律并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请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具体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结语 教育部最近印发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这一规定首次明确禁止了中小学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行为。尽管教育部和其他部委在减负、素质教育等方面出台了多项规范,补课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有效治理。这一规定的出台为补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据。我们期待这一规定的实施能够有效遏制有偿补课现象,推动教育治理的进一步完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8修正):第十章附则第六十六条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合作办学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8修正):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六十一条民办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8修正):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六十二条民办学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分立、合并民办学校的; (二)擅自改变民办学校名称、层次、类别和举办者的; (三)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骗取钱财的; (四)非法颁发或者伪造学历证书、结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 (五)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办学许可证的; (七)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的; (八)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