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 |
释义 | 行政复议法是规范行政复议程序的基本法律,规定了行政机关复议的主体、方式、原则等。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重要行政法律,于1989年颁布实施,规范了行政复议程序的主体、方式、原则等。其基本特点包括:1. 强制性:行政复议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履行复议职责,对复议申请作出决定;2. 公正性:行政机关在复议过程中应当公正、客观,依法作出切实可行的复议决定;3. 保证权利:行政复议程序作为一种行政救济手段,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适用的范围包括行政行为和行政裁决等,但不包括涉及国家安全、外交事务等特别规定的范围。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 如何保障行政复议的公正性和权利保护?为保障行政复议的公正性和权利保护,行政复议法规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如:1. 设置独立的行政机关:独立的行政复议机关对复议程序实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复议的公正性;2. 参与复议程序的权利:复议申请人和相关利益方有参加复议程序的权利,并有权提出意见和申辩;3. 复议决定的效力:行政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复议法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其实质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与利益。行政复议机关应当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切实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对复议申请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为六十日内。必要时,可以延长三十日,但应当在延长之前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