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坦白与自首在法律中的含义及区别
释义
    自首与坦白的区别及对量刑的影响:自首是法定的量刑情节,减刑幅度较大,可获得基准刑40%左右的减刑;坦白仅是酌情量刑情节。自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本人其他罪行,可视为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从轻处罚,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可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一、坦白与自首的区别有哪些
    1、自首是法定的量刑情节,而坦白仅是酌情量刑情节;减刑幅度不同。一旦成立自首,被告人就可以得到基准刑40%左右的减刑幅度。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自首情节对量刑的影响有哪些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坦白与自首:法律视角下的区别与影响
    坦白与自首在法律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效果。坦白是指被告人在犯罪事实被发现之前,自愿向司法机关如实交代自己所犯罪行的全部情况。而自首是指被告人在犯罪事实尚未被发现或者尚未被控告之前,自愿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的全部情况。在法律上,坦白和自首都能够减轻被告人的刑罚,但具体的减轻程度和适用条件有所不同。坦白通常能够获得较轻的刑罚,而自首则可能获得从轻或免除刑罚的机会。因此,在面临犯罪指控时,被告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应对,并充分了解法律对坦白和自首的规定,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在法律中,坦白与自首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减轻刑罚的程度和适用条件上存在差异。坦白通常能够获得较轻的刑罚,而自首则可能获得从轻或免除刑罚的机会。被告人在面临犯罪指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应对,并充分了解法律对坦白和自首的规定,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9: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