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官和律师的回避规定的情形一般有哪些?
释义
    法官和律师回避规定的情形及条件。法官应回避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如私下会见对方代理人、为律师推荐代理人、接受财物或宴请等。回避决定由院长或审判长决定,复议决定应在三日内作出。当事人应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但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发现回避事由也可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决定前应暂停工作,除非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法律分析
    一、法官和律师的回避规定的情形一般有哪些?
    1、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二、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的条件: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一)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
    (三)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
    (四)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
    (五)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
    三、决定审判人员回避的权限: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四、作出回避决定及复议决定的时限: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五、当事人应在什么时候提出回避申请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结语
    法官和律师回避规定的情形包括:与本案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关系密切、与本案存在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关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的条件包括:未经批准私下会见当事人或代理人、为当事人推荐代理人或介绍办理案件、接受当事人委托人的财物或其他利益、接受宴请或参加由当事人支付费用的活动、向当事人借款或接受好处。回避决定由院长、审判委员会或审判长决定,决定应在三日内作出,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应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若回避事由在审理后得知,也可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决定作出前暂停参与案件工作,除非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四十一条 曾经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律师执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律师执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律师执业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
    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律师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三十六条 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其辩论或者辩护的权利依法受到保障。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