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没有毕业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
释义 | 学生没有领取毕业证的不得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未领取毕业证的不属于劳动者身份而是属于学生身份,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而是雇佣关系 一、入职一定要签三方吗 入职不一定要签三方。其中,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一、签三方协议的作用如下: 1、保障学生和用人单位未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保障毕业生的权益。三方协议属于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2、学校统计学生就业状况,毕业之后出具报到证。三方协议作为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根据,同时也是国家派遣证发放的一个证明。 3、拿着派遣证到工作的单位报到,就此开始计算工龄,就会拥有干部身份。 4、三方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确定。因此,应届毕业生要特别注意签约事项。大学生签三方协议前,须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隶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 二、新员工入职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员工个人简历; 2、身份证、相关毕业证、学历证、各类资质等级证书复印件各1份; 3、学信网打印出来的学历验证报告书1份; 4、盖有上家单位公章或人力资源部章的离职证明; 5、一寸彩色照片3张; 6、社保卡、住房公积金卡复印件各1份; 7、面试评价表。 综上所述,入职不一定要签三方,因为签订三方协议书不是是否能入职的必要条件,但是签订三方协议书有较多作用,包括保障学生和用人单位未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等。 二、未毕业的学生能缴纳五险一金吗 未毕业学生不能缴纳五险一金的。 根据相关规定,没有毕业的大学生是无法和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可以提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合同开始应该从毕业时间开始。在没有毕业之前,单位也无法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在校大学生的学籍和档案都在学校,在单位上班是属于实习性质的,单位无法给员工进行用工备案,也不能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实习生的注意事项如下: 1、协议签订,未毕业的学生,只能签订《实习协议》,待拿到毕业证后,公司想继续聘用再签订《劳动合同》; 2、实习生辞退,公司可以辞退实习生,但应给予实习期内的合理报酬,此处并不涉及经济补偿金; 3、个税缴纳,实习生的报酬所得是劳务报酬,缴纳个税是按劳务报酬来计算,个税起征点是800元,不同于工资个税起征点3500。 三、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工伤如何处理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只有属于工伤事故范围的职工,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损害赔偿请求。其中,“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而劳动者又是指依法享有劳动权利能力、能独立自主地选择用人单位并建立身份隶属关系、服从用人单位的组织管理、以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的自然人。 按这个标准,受伤的当事人的身份仍是学生而不是劳动者。 所以,其在实习期间因工作造成的人身伤害,无法认定为工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