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毕业是否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条件? |
释义 | 未毕业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需满足四个条件:年满法定劳动年龄、以就业为目的、身体健康、未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劳动法和相关规定,未毕业大学生在实习时已完成课程,以就业为目的,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要判断未毕业是否具备劳动合同主体资格,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1、是否达到法定劳动年龄。 我国《劳动法》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未毕业的大学生自然符合《劳动法》关于年龄条件规定就应依法享有劳动权。显然这5名大学生符合这一规定。 2、是否以就业为目的。 原劳动部于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校生去用人单位实习是以学生的身份实习的,目的只是勤工俭学,不以就业为目的,自然不能视为就业,在校生与用人单位未建立劳动关系,也就可以不用签订劳动合同。未毕业的大学生虽然还是在校生,身份依然还是学生,但他们已经学完全部课程,去用人单位实习不是勤工俭学,而是以就业为目的,可以视为就业,在校生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也就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3、是否身体健康。 一般来说,很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前,都会要求劳动者进行体检或组织劳动者进行体检,目的就是为了确认劳动者是否身体健康,是否能胜任一定劳动强度的工作。 4、是否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利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所以犯罪嫌疑人或在押犯被排除在劳动权利义务主体之外。 综上所述,如果未毕业的大学生符合以上条件,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拓展延伸 未毕业生就业的法律规定与条件 未毕业生就业的法律规定与条件主要涉及到劳动法和相关法规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未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未毕业生应具备合法的就业身份,例如持有有效的实习协议或者就业推荐信。其次,未毕业生需要满足雇佣单位对于学历、专业背景、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此外,劳动合同的签订还需要遵守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休假制度等。对于未毕业生来说,他们也享有与其他劳动者相同的权益,例如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等。总之,未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需要满足相关法律规定和雇佣单位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未毕业的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年满法定劳动年龄、以就业为目的、身体健康、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只有当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时,未毕业的大学生才具备劳动合同主体资格。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雇佣单位的要求,未毕业生还需满足其他条件方可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四条 【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