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征地问题:是否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
释义 | 征地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征地是指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给予合理补偿和安置的法律行为。征地程序包括拟订方案、审查报批、方案公告、征地补偿登记、制定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并实施、清理土地。 法律分析 对征地不服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什么是征地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现征地一般指征收。 征地的程序 1.拟订征用土地方案:由拟征用土地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 2.审查报批:报有批准权限的上级政府批准。 3.方案公告:由市、县人民政府对经批准的征地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4.征地补偿登记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5.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地的方案及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登记情况(经核实)制定,即把征地方案中确定的各种补偿的总费用分配到各所有者和使用者,以及具体落实人员的安置方案。 6.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7.清理土地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实施后,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被征用的土地进行清理。 拓展延伸 行政复议:解决征地问题的法律途径 行政复议是解决征地问题的一种法律途径。在征地问题中,如果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征地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法律程序,通过对行政机关的决定进行重新审查,以确保其是否合法、合理。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以期获得对征地决定的重新审查和裁决。行政复议程序相对简便,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救济途径。因此,对于征地问题,申请行政复议是一种可行的法律途径,可以为当事人争取权益,维护合法权益的实现。 结语 征地问题中,对征地决定不满意的当事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是一种法律途径,通过重新审查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申请行政复议具有简便、独立和公正的特点,可以帮助当事人争取权益,维护合法权益的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五章 行政复议决定 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七十九条 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