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控告与报案:法律术语的演变 |
释义 | 申诉和控告的不同之处在于:目的不同,申诉是为了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而控告除了维权外还要求惩罚侵害权益的机关及领导人员;客体不同,申诉是人事处理机关的决定,控告是侵害权益的机关及领导人员;范围不同,申诉有限制,主要涉及人事关系,而控告对机关及领导人员的违法行为没有限制;程序不同,申诉有层级限制,控告不受层级限制。 法律分析 申诉和控告的不同之处: (1)目的不尽相同。申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人事权益,而控告除了有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目的外,还有要求上级机关或者其他专门机关依法惩办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目的。 (2)客体不同。申诉的客体是人事处理机关的决定,控告的客体是侵害公务员合法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3)范围不同。申诉的范围法律明文规定,主要涉及人事关系,而对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控告内容没有限制,对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只要公务员认为该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都可以进行控告。 (4)程序不同。申诉有法定的较为完善的复核、申诉、再申诉程序,有层级限制,公务员只能按照层级逐级申诉,而控告不受层级限制。 拓展延伸 法律术语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 法律术语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因为它不仅反映了法律制度的发展,还对法律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律术语逐渐演变,从最初的简单描述,逐渐发展成为精确而具体的词汇。这种演变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法律的需求,还对法律实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法律术语的演变不仅改变了法律文件的表达方式,还影响了法律解释和司法判决的准确性。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法律术语的历史演变,以便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本质和意图,并为法律实践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结语 申诉和控告虽有相似之处,但其目的、客体、范围和程序存在明显差异。申诉旨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而控告除此之外,还要求上级机关或专门机关依法惩处侵害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申诉的客体是人事处理机关的决定,而控告的客体则是侵害公务员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申诉范围有法律限制,主要涉及人事关系,而控告对机关及其领导的违法违纪行为没有限制,只要侵犯了公务员的合法权益,都可控告。申诉有明确的程序,有层级限制,而控告则不受层级限制。因此,了解和区分申诉与控告的差异对于维护公务员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四节 速裁程序 第二百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速裁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三)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或者适用速裁程序有异议的; (五)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就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一条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