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抚养规定 |
释义 | 被抚养人的范围、条件及生活费赔偿标准。被抚养人包括未成年人、无劳动能力的成年亲属和受害人的父母。生活费根据抚养人的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和地区消费水平计算,未成年人计算至18周岁,无劳动能力者计算20年,年龄越大减少年限。被抚养人的赔偿总额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被抚养人的赔偿责任仅限于受害人依法应承担的部分。 法律分析 一、被抚养人的范围和条件 被扶养人分为以下几类: 1、受害人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 2、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3、受害人的父母。对前两项很少争议,对受害人的父母年龄超过60岁,作为被扶养人,是没有争议的,但对于中年的父母作为被扶养人存在很大争议,是许多案件争议的焦点,也是当事人缠诉的一个原因。 二、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条件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规定,被抚养人生活费根据抚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抚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抚养人还有其他抚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 三、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限额是多少 对于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标准,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8条规定,被抚养人生活费根据抚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消费支出的标准计算,被抚养人为未成年的计算至18周岁,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20年,但16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抚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俘还有其他抚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人均年收入消费支出额。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被抚养人的范围涵盖了未成年人、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以及受害人的父母。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条件根据抚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进行计算,并参考所在地的人均消费支出标准。对于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赔偿限额,根据年龄和劳动能力情况进行调整,但总额不得超过上一年度人均消费支出额。以上是对被抚养人范围、条件、赔偿条件和限额的简要概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五条 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