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的死刑实施方式
释义
    两种死刑执行方法:枪毙和注射。枪毙时死刑犯跪姿,行刑人员从脑后开枪,如有偏差再补枪,然后割取有价值的器官。注射时犯人被绑在椅子上,法医注射药剂导致心跳停止。枪毙后尸体火化,不通知家属;注射后通知家属领回尸体自行火化。
    法律分析
    1、枪毙,即用步枪从死刑犯脑后打一枪,行刑时死刑犯采取跪姿,行刑人员(警察,有别于普通警察)用步枪从死刑犯脑后打一枪,如果一枪打偏了,再补一枪,直至犯人死亡,经过法医确认,犯人已死,然后由法医上前将犯人的有重要价值且完好的器官割下,送往医院,做器官移植用。尸体就近火化,不通知家属领回尸体。
    2、注射,这是近来使用较多的死刑执行方法,行刑时犯人被绑在椅子上,由法医向犯人的手臂静脉注射药剂(一般顺序为麻醉剂、肌肉松弛剂和心跳阻滞剂),犯人一般在几分钟内因心跳停止而死亡。经法医确认,通知家属领回尸体,自行火化。
    拓展延伸
    我国死刑改革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死刑改革的现状和前景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在死刑实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确保司法公正和人权保护。目前,我国已逐渐减少了适用死刑的罪名范围,并加强了对死刑判决的复核程序。此外,我国也在推动死刑改革方面积极尝试使用替代刑罚,如无期徒刑等。然而,死刑改革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社会对于死刑的立场分歧较大,有一部分人认为死刑能有效震慑犯罪,而另一部分人则关注人权保护和司法公正。另一方面,死刑改革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等因素。未来,我国死刑改革将继续探索,以更好地平衡犯罪惩治和人权保护的关系。
    结语
    我国死刑改革的现状和前景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在确保司法公正和人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渐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范围,加强死刑判决的复核程序,积极尝试替代刑罚等。然而,死刑改革仍面临挑战,社会立场分歧大,关注人权保护和司法公正。未来,我国将继续探索,以平衡犯罪惩治和人权保护的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7: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