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没居住证怎么起诉 |
释义 | 没有居住证明也可以去法院起诉。首先对于一般案件来说原告是去被告的住所地法院起诉,所以不需要提供自己的居住证明。其次原告起诉的时候只需要写明被告的地址,不需要提供被告的居住证明。 一、涉外或涉港澳台的离婚案件由哪个法院管辖 原则上应该到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在中国法院进行涉外离婚诉讼,应该适用民事诉讼法,原则上与普通离婚案件一样,也应该以原告就被告作为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所以对于被告在国内的涉外离婚案件,原则上应该到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二、原告所在地法院对离婚案有管辖权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三)对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四)对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28次会议讨论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1,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12、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13、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14、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15、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受诉人民法院有权管辖。16、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准确判断涉及当事人被监禁或者被劳动教养案件的管辖权时,需要注意两点(1)如果只有被告被监禁或者被劳动教养,不论被告被监禁或者被劳动教养是否超过一年,均有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2)如果双方被监禁或者被劳动教养,则由被告原住所地法院管辖;(3)如果被告被监禁或者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的,由被监禁或者被劳动教养地法院管辖;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只有被告被监禁或者被劳动教养,不论被告被监禁或者被劳动教养是否超过一年,均有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但是开庭要到监狱或劳教所里面去进行,其他两种情况也是一样的。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离婚的诉讼;往往法院要求原告方要提供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证明材料,例如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证明,被告父母的证明及相当于此类证明材料,如果是双方自愿离婚但又要在法院进行离婚的,本来是原告提起的离婚诉讼,本应该在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了达到在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目的,因为是双方自愿离婚,所以可以采取临时变换原被告角色,同样可以达到原告所在地法院立案管辖的目的。 三、要起诉离婚怎样起诉 起诉离婚方式如下: 1、确认具体管辖法院,一般来说,夫妻双方未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应当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原告必须在被告户口所在地法院起诉。被告经常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不一致的,应当在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2、准备诉讼材料,主要包括投诉、身份证、结婚证或结婚登记文件、户口簿、子女出生证明及相应证据。需要注意的是,诉状不需要写得太复杂,简洁全面,说明问题。根据诉讼请求提交证据,如要求分割财产,应提交财产存在和价值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提交诉讼材料,申请立案;审查后,立案庭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将立案。一般来说,自立案之日起1-2周内,案件将由立案庭分配给审判庭或庭的具体法官; 4、法官根据审判情况作出判决意见;能调解的,制作《民事调解书》;撤诉或者依法移送管辖权的,制作《民事裁定书》;不能调解或者撤诉的,制作《民事判决书》。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