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行为人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一、安乐死合法吗 安乐死目前在我国是不合法的,当前我国法律不承认安乐死,所以在我国帮助别人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会成立故意杀人罪,要承担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十二周岁的人皆可以构成; 4、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二、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故意有以下情形: 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总而言之,安乐死在我国目前是不合法的,如果帮助他人实施,则是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男子勒死前妻抛尸故意杀人没有死刑怎么判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三、开车故意撞死人如何去判 开车故意撞死人是故意杀人罪,一般会处以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但是量刑有法官的自由裁量。即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要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的有责性。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