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抵押担保的情况下,如果借款人不能按照约定偿还借款,则借款人有权依法处置抵押物来收回借款本金和利息。但是,抵押品价值的下跌、处置不当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甚至产生重大损失。为有效控制抵押担保的风险,借款人和抵押人应当在协议中规定具体的担保责任和处置方式,做好风险评估和预案制定。同时,抵押物的抵押价值应当严格评估和审查,确保其能够承担借款本金和利息的偿还。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条件支付利息,偿还借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十一条 在享有担保权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就担保物的价值提出实现请求,但是应当注意不得损害抵押人或者质权人的合法权益。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四条 通过抵押取得担保物优先受偿的,应当依法按照其抵押的先后顺序受偿。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债务人与债权人可以就加固担保物的方法、维修保养和耐用年限等事项,在合同中约定有关的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