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单位是否会发放工资和奖金? |
释义 | 工伤期间单位应发工资和奖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单位需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工伤期间发放的工资包括提成,如果单位只发基本工资,可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仲裁需提交申请书,经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裁决等步骤处理。裁决书如不服可在收到后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一、工伤单位发工资和奖金吗 1、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需要治疗时,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是不变的,所以单位要发工资和奖金。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工伤期间发的工资包括提成吗 在实际上,工伤期间公司给发的工资是有包括提成的。按规定,工伤期间给发的工资是因工致伤职工在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组成,那么按照这个平均公司的计算是包括了提成的,所以并不是没有提成。 要是你公司只发给你基本工资的,那么你可以及时去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解决。 申请劳动仲裁要按照下面的步骤来: 1、提交申请书。你申请仲裁,就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在从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3、开庭审理。仲裁庭会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将会对你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会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就会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就会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会从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从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也就发生法律效力。 结语 工伤期间,工伤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发放原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工资和奖金。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伤情或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将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单位负责提供护理。工伤期间发放的工资是根据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包括提成。如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仲裁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步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九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了解全国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时提出调整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的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