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协议生效是指使已经成立的协议发生完全的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律条件。“依法成立”是协议的有效条件,即有效协议必须是已经成立的协议,且其主体和内容合乎法律的规定。 协议的一般生效要件是: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订立协议,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无论公民、法人或是其他组织,在其签订协议时,必须具有与其协议性质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协议本质上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合意,此种合意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律可以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产生此种拘束力,取决于此种意思表示是否同行为人的真实意思相符合。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协议的内容合法,即合同的各项条款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强行性规定,行为内容应符合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