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案底录入错误赔偿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撤销案底改正,错案可诉讼赔偿。《刑事诉讼法》第242条规定,若有新证据、证据不确实、法律错误、违背程序或审判人员贪污等情形,可再审判。当事人需申请再审,如裁判无罪,将消除犯罪记录。遇到此情况需遵循规定办理,以消除错案记录。 法律分析 撤销案底改正,对自身造成重大影响的可进行诉讼赔偿。《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述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次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裁判、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足、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冲突的; (三)原裁判、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背法律限定的诉讼流程,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做法的。当发生错案的时候需要当事人进行申请,需要经过人民法院再审,裁判无罪,就能够消除犯罪记录。这对于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需要根据这样的规定进行办理,才能消除自己的错案案底。 拓展延伸 案底录入错误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方式 案底录入错误是指在司法系统中,对案件相关信息进行录入时出现的错误。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案底录入错误给当事人造成了损失或不正当的影响,相关责任和赔偿方式如下:首先,责任应由录入错误的责任人承担,包括相关工作人员或机构;其次,当事人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追究责任并获得赔偿;此外,当事人还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对录入错误的责任人进行纪律处分。因此,当事人在面临案底录入错误时,应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寻求法律途径来追究责任并获得相应的赔偿。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撤销案底改正后,若造成重大影响,可进行诉讼赔偿。错案申请经人民法院再审,裁判无罪后,可消除犯罪记录。案底录入错误应由责任人承担责任,当事人可通过行政或民事诉讼追究责任并获得赔偿。当事人应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寻求法律途径追究责任并获得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十四条 应当归档的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拒绝归档或者据为己有。 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原则、保管期限的标准以及销毁档案的程序和办法,由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制定。 禁止篡改、损毁、伪造档案。禁止擅自销毁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十二条 按照国家规定应当形成档案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档案工作责任制,依法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