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规定辱骂孕妇怎么处理 |
释义 | 辱骂孕妇需立即报警,情节严重者可立案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自然人享有各项人格权利。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名誉是对个人品德、声誉、才能和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法律分析 辱骂孕妇处理如下:收集好证据应立即报警,触犯的,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 【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条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承担】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结语 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是法律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和第一百一十条,每个人都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侮辱行为严重影响他人的名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条和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受害者可以要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要求行为人赔礼道歉。行为人拒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法院可以通过发布公告或公布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法律保护名誉权,这是对个人品德、声望、才能和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的重要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四章 人身安全保护令 第三十二条 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应当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组织。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