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孕妇犯罪如何应对 |
释义 | 孕妇犯罪不影响犯罪成立,但在案件侦查、审判阶段,会有特殊处理,如取保候审和监外执行。孕妇生产、哺乳期后,与其他罪犯一样收监执行。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根据《刑事诉讼法》,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无期徒刑罪犯,也可暂予监外执行。但有社会危险性或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法律分析 孕妇犯罪不影响其犯罪的成立。只是在案件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是孕妇的,会改变强制措施,改为取保候审,如果执行刑法,会监外执行。但是在孕妇生产、哺乳期以后,是和其他罪犯一样,收监执行。同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法律客观: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五条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拓展延伸 孕妇犯罪:保护孕妇与胎儿的法律措施 孕妇犯罪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法律措施来保护孕妇和胎儿的权益。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明确规定孕妇犯罪的定义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孕妇权益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以减少孕妇犯罪的发生。同时,建立专门机构或部门,负责监督和协调相关工作,确保法律措施的有效执行。此外,为了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利益,可以考虑制定特殊的刑事程序,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法律程序和制裁措施。最重要的是,通过综合治理,加强社会福利和支持体系,为孕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减少犯罪的发生。通过这些法律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孕妇和胎儿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结语 孕妇犯罪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法律措施来保护孕妇和胎儿的权益。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专门机构监督协调,制定特殊刑事程序,提供人性化的法律制裁,加强社会福利和支持体系,为孕妇提供帮助和支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八节 鉴 定 第二百五十五条 经审查,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重新鉴定: (一)鉴定程序违法或者违反相关专业技术要求的; (二)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质和条件的; (三)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或者违反回避规定的; (四)鉴定意见依据明显不足的; (五)检材虚假或者被损坏的; (六)其他应当重新鉴定的情形。 重新鉴定,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 经审查,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不准予重新鉴定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后三日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五)利用职务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或者违反诊疗规范,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造成不良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六条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