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讨法律关系及解决方法
释义
    工伤属于劳动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等争议适用该法。工伤争议可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诉,也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伤残鉴定明确后可要求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及时搜集证据申请工伤认定,未按规定提供报告的,可向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履职暴力伤害均应认定为工伤。
    法律分析
    一、工伤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1、因工伤而产生的争议是劳动争议。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事项而产生争议的,还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上述争议在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之内。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二、发生工伤争议按什么处理
    1、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工伤待遇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诉,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在用人单位住所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2、等工伤伤残鉴定明确以后,可以根据你的伤残等级要求赔偿。工伤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合同到期或本人愿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搜集证据证明工伤是在单位工作期间发生的或是证明上下班途中发生的非本人责任的交通事故,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不要错过工伤认定的期限,用人单位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的,伤者或是家属要找当地社会保障部门要工伤认定申请表,按照上面的材料进行准备。
    4、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工伤引发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对于工伤待遇的争议,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诉,或在用人单位住所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同时,在工伤认定方面,应及时搜集证据并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不要错过认定期限。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发生的意外伤害,以及履行工作职责期间受到的暴力等意外伤害,应被认定为工伤。根据法律法规,合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工伤争议得到妥善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第二十五条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九条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不按服务协议提供服务的,经办机构可以解除服务协议。
    经办机构不按时足额结算费用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可以解除服务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四十八条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存在异议的资料或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作出判定;有关部门应当配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