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预算审核法律法规(预算法律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1.预算法律是什么意思 预算法律是指国家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预算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 是1994年3 月22 日由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于1995 年1月1日起施行的。该法共十一章七十九条,对预算管理权限、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审查和批准、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该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对预算草案,主要审查哪些内容 对预算草案,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遵守预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 (二)各项收支依据;贯彻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的情况;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三)贯彻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原则的情况;是否隐瞒、少列按照规定必须列入预算的收入; (四)预算支出结构情况,是否贯彻勤俭节约方针,确保重点,统筹兼顾,在保证政府公共支出合理需要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其他各类预算支出; (五)群众关心的涉及预算收支的重大问题是否做了恰当安排; (六)其他重要问题。 在审查预算草案的同时,还应当审查人民政府为实现预算拟采取的各项措施是否合法可行。 3.我国现行的审计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1.审计法; 2.审计法实施条例 3.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 4.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5.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6.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7.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9.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的通知 10.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审计机关是否有权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存款电子数据的意见 11.国家审计准则等 4.为什么财政预算需要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 根据相关法律,本级财政预算需要经过本级人大审核通过 预算准则有四条: (1)完整性:所有的公共收支都能得到反映,且以收支总额反映出来; (2)年度性:各国预算年度的起讫日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必须严格按预算年度编列公共收支; (3)可靠性:预算必须详细地反映公共收支状况,各项收支数据准确; (4)公开性:全部公共收支须经立法机关审批,且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中国的政府预算: 1、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细的预算资料:提交给人大的预算报告过于简单,人大代表无法审查。 (2)预算编制的时间晚而短:每年的11月开始,只有几个月。 (3)人为因素比较多:随意追加预算支出现象很多,尤其是地方预算。 (4)地方政府的赤字和债务禁而不止:县乡两级政府尤为严重。 2、出路 (1)细化预算:政府各部门的所有收支都反映在预算上。 (2)早编预算:按国际惯例提前18个月编制。 (3)严禁随意调整预算:硬化预算,不得随意追加。 5.审查工程预算时主要审查的内容有哪些 1.工程量的审核 (1)认真阅读施工合同文件,正确把握合同条款约定熟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省的有关 该内容由 梁勤栓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