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诉后能否继续上诉? |
释义 | 上诉撤诉后是否能再上诉的主旨:上诉撤诉后,如果尚未过上诉期,原判决未生效,可视为未上诉,在上诉期内可再次上诉。上诉需满足合格当事人、法律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和法定上诉期限等条件。 法律分析 法律规定,在第二审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上诉人有权撤回上诉。上诉人一经撤诉,便丧失了上诉权,不能再提起上诉,并应负担诉讼费用。所以上诉撤诉后就不能再上诉了。但当事人上诉后又撤诉,如果尚未过上诉期,原判决没有生效,应当视为未上诉,在上诉期内可以上诉;上诉应该满足的条件:1、必须有合格上诉人和被上诉人2、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3、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 拓展延伸 上诉程序是否可在上诉后继续进行? 在一般情况下,上诉程序是允许在上诉后继续进行的。当一方对一审判决不满意并提起上诉时,上诉程序会进入二审阶段。如果在二审结果出来之后,任何一方对判决结果仍然不满意,可以继续向更高级别的法院提起上诉,直到达到司法体系的最高级别。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上诉程序是否可继续进行也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和规定。例如,一些特殊类型的案件可能存在特定的上诉程序规定,或者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上诉程序的限制。因此,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上诉人在第二审法院审理案件期间有权撤回上诉。一旦撤诉,上诉人将失去上诉权,并需承担诉讼费用。然而,如果在上诉期限内撤诉且原判决未生效,可视为未上诉,仍可提起上诉。上诉需满足条件:合格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存在,判决裁定符合法律允许,且在法定上诉期限内。一般情况下,上诉程序允许继续进行,但需遵守法律限制和规定。具体情况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五条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