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当所有权人在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完不动产登记手续并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时,所有权就生效了。 不动产是指土地、房屋等不会因为移动而失去自身价值的财产,其所有权的转移需要进行登记手续。不动产所有权的生效时间取决于不动产登记的时间。 不动产所有权的生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不动产登记: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需要进行登记手续。在中国,不动产登记是指依法进行的、将不动产权利状况和有关事项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上的一项行政行为。只有进行不动产登记并领取不动产权证书后,不动产的所有权才得到法律认可,所有权人才有权处分、使用和收益不动产; 2、合法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必须是合法的,不能违反法律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3、所有权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动产所有权人必须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4、支付合法的价款: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通常需要支付价款,价款必须是合法的,不能违反法律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行为,需要双方缔结合法有效的买卖合同或其他协议,并且在不动产登记机构进行登记手续。在进行不动产交易时,应该仔细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不动产的权属情况,避免因为不当操作而导致不动产权利的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一十四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