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计算伤残医疗补助金的方法 |
释义 | 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月数确定;五、六级伤残可获得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和60%;七至十级伤残则可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法律分析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的,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 3、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拓展延伸 伤残评定与医疗补助金的申请流程 伤残评定与医疗补助金的申请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受伤者需要向相关的政府部门或保险机构提交申请表格,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如医疗记录和诊断证明。其次,伤残评定机构将对受伤者进行评估,以确定其伤残程度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定结果将作为医疗补助金的依据。然后,受伤者需要填写医疗补助金申请表格,并附上伤残评定结果和其他相关文件。最后,申请将被审查,并根据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决策。一旦申请获批,受伤者将获得相应的医疗补助金,用于支付相关的医疗费用和康复治疗。请注意,具体的流程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法规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或相关机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将根据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同时用人单位也有责任提供伤残津贴。对于七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工伤保险基金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则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申请医疗补助金和伤残评定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提交申请、评估、填写申请表格等步骤。具体的流程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法规而有所不同,请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或相关机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八条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