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法中关于绩效的法律规定?
释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绩效工资产生争议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纠纷。
    绩效工资属于单位福利,不是法律法规强制规定的。绩效工资的实施规定:
    1、工资范围足够大,各档次之间拉开距离;
    2、业绩标准要制订的科学、客观、业绩衡量要公正有效,衡量结果应与工资结构挂钩;
    3、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支持业绩评估系统的实施和运作,使之起到奖励先进、约束落后的目的。
    与传统工资制相比,绩效工资制的主要特点;有利于雇员工资与可量化的业绩挂钩,将激励机制融于企业目标和个人业绩的联系之中;有利于工资向业绩优秀者倾斜,提高企业效率和节省工资成本;有利于突出团队精神和企业形象,增大激励力度和雇员的凝聚力;绩效工资占总体工资的比例较高,增强了企业付薪的有效性。
    劳动合同中绩效工资是不可以随意克扣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的工作待遇,涉及到绩效工资,如果是属于计发上有明确规定的,可以根据双方协商达成的意见来进行处理。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