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请问怎样办理提起诉讼 |
释义 | 民事案件的法定起诉条件是: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怎样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程序包含下列活动: 1.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案件审查完毕,需要提起公诉的,应当由检察长决定或由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在实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情况下,主诉检察官对其办理的部分案件可以决定提起公诉。 2.制作起诉书。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后,应当制作起诉书。起诉书必须加盖检察院的公章并附上有关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 3.移送起诉书和其他证据材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如果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要求补充证据材料,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移送。 刑事诉讼法提起公诉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刑事诉讼法》对于提起公诉的规定: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2)提起公诉的条件和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刑事诉讼全流程怎样办理 刑事诉讼全流程的办理是: 1.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 2.一审法院自受理公诉案件后一般应在1个月内宣判,至迟不超过1个半月; 3.在宣判后10日内,被告可以提起上诉,检察院可以提起抗诉; 4.二审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个月内宣判,至迟不超过1个半月; 5.对于被告被判处死刑的,自判决生效之日起3日内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 如何提起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公民对下列三类案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上述三类案件主要有: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重婚案,故意伤害案,遗弃案,侵犯通信自由案等。刑事自诉案件,由犯罪地所在的人民法院管辖。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进行和解,接受调解,撤回自诉,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二、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 重婚罪如何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1、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2、法院收到起诉决定是否立案。3、决定立案的,应当按照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该内容由 苑学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