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是不是一样的 |
释义 | 法律分析: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不一样。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伤、残鉴定是指伤后伤残程度鉴定。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根据医院提供的相关入院记录或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残疾鉴定。 一、劳动能力鉴定后多久可以拿到鉴定结果 劳动能力鉴定后60日内出具鉴定结果,复杂的可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 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伤、病已经不能从事任何强度的工作,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顾,对劳动能力的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涉及医学,伦理学等有关的知识,并依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性规定,是在明确的鉴定标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被鉴定人的病情后做出的,要求鉴定人员在鉴定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鉴定,这关系到我国对丧失劳动能力者的优惠政策。 二、怎么做伤残鉴定要什么资料 做伤残鉴定的流程为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的司法部门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伤残鉴定。需要的材料: (1)入院、出院记录; (2)病历本; (3)疾病诊断证明书; (4)申请人的身份证或户口本; (5)伤残鉴定委托书。 三、临沂伤残司法鉴定哪家好 1.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2.伤残鉴定是指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 3.一般由司法部门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鉴定。 4.司法鉴定不是伤残鉴定,但伤残鉴定是司法鉴定。司法鉴定广泛应用于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刑事案件、亲子鉴定、书画鉴定等领域。每种鉴定的规则、要求、流程都是不同的。而伤残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种,具备司法鉴定的要求和规则,也有自身的特有规则。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38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