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销售假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释义
    

法律主观:
    


    各被告人所销售出的假药有可能导致病患服用假药后延误治疗,危及不特定公众利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附带 民事公益诉讼 机关所起诉讼请求合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故综合考虑各被告情节,经合议庭评议后,该案当庭宣判:被告人潘某犯 销售假药罪 ,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七十五万元;被告人阳某犯销售假药罪,判处 有期徒刑三年 ,并处罚金四十五万元;被告人王某犯销售假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三十万元;被告人刘某犯销售假药罪,判处 有期徒刑一年 五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被告人李某,犯销售假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被告人谢某犯销售假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限六被告人于判决生效三十日内在省级以上报刊公开赔礼道歉,并责令其追回各自所销售的假药并销毁。
    

法律客观: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十七条
    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三)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五)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本条规定的“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论处的药品、非药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