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乘客怂恿公交司机怼出租如何处罚 |
释义 | 一名乘客在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争执中,鼓励公交车司机撞击出租车,导致事故发生。出租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被刑事拘留,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怂恿的乘客未被处罚,很多网友认为乘客的行为也应该追究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乘客和怂恿者将面临法律制裁。 法律分析 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之间发生争执的原因是出租车司机拒绝让公交车通行,并且在交通信号灯超过时将车停在路边,阻止公交车通过。在争执中,一些乘客鼓励公交车司机撞击出租车,导致事故发生。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过出租车和公交车司机刑事拘留,涉嫌的罪名是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怂恿的乘客没有受到处罚,而很多网友认为乘客的行为也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出租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发生争执,导致车毁人亡等严重后果的,分别以故意杀人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乘客在此过程中,如果未能保持理智,积极参与争执,甚至推动司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然而,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乘客在争执中保持冷静,并未积极参与,且司机和乘客最终能够化解争执,那么乘客不承担刑事责任。而若乘客在争执中积极参与,推动司机造成严重后果,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乘客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相关规定,保持理性,尽量避免与司机发生争执。如发生争执,乘客应尽量保持冷静,尊重司机,寻求合理解决方案。这样既能维护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和秩序,也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结语 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之间发生争执的原因是出租车司机拒绝让公交车通行,并且在交通信号灯超过时将车停在路边,阻止公交车通过。在争执中,一些乘客鼓励公交车司机撞击出租车,导致事故发生。目前公安机关已经过出租车和公交车司机刑事拘留,涉嫌的罪名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乘客也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10-26)\t第十五条\t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公路法(2017-11-04)\t第八十三条\t阻碍公路建设或者公路抢修,致使公路建设或者抢修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损毁公路或者擅自移动公路标志,可能影响交通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处罚规定。 拒绝、阻碍公路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19-04-27)\t第五十八条\t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必要时,应当送医院醒酒。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 约束过程中,应当指定专人严加看护。确认醉酒人酒醒后,应当立即解除约束,并进行询问。约束时间不计算在询问查证时间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