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反规定使用私人汽油是否违法? |
释义 | 私人加油不违法,但卖私油违法。卖私油需满足安全标准,否则违法。违法行为包括火灾、爆炸、无证经营等,会受到法律制裁。私卖汽油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第225条,情节严重者可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非法经营罪认定需违反工商法规,行为人必须故意,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包括非法经营额、所得额、对国家造成损失等因素。需综合考虑国家政策,不宜轻易定罪,应先行政处罚。 法律分析 一、加私人的汽油违法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买私油并不违法,而卖私油才违法。由于成品的油,例如汽油、柴油等,属于危险化学品,如果你的储存条件达不到安全标准,比如私设油罐,没有经过安全评价验收和消防验收,那么就违法了。如果有以下情况,就受到法律的制裁:造成火灾、爆炸酿成了伤人事故。无证经营;没有取得工商执照、成品油批发或者零售经营许可证,或者超限经营的,一般是由工商出面罚没,没收贩卖工具和存货并处罚款。违法所得的,如果长期经营,累加起来是个天文数字;等等。私自卖汽油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如果仅仅是加私人的汽油,并不会违法。 二、私人倒卖汽油什么罪 私自卖汽油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三、非法经营罪如何认定 本罪的刑事违法性与其行政违法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非法经营者必然违反有关的工商法规、没有行政违法性就不存在刑事违法性,在我国目前行政经济法规不很健全的情况下,考察某一经膏行为是否违反国家规定,一定要把国家政策的精神吃透,对既不宜提倡、也不宜急于取缔的,要因势利导,使其向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不要轻易作犯罪处理。本罪在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对于因不知其为非法而进行非法经营的,不认为构成本罪,而只能给予行为人以行政处罚。本罪在犯罪情节上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而认定情节是否严重,应以非法经营额和所得额为起点,并且要结合行为人是否实施了非法经营行为,是否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是否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悔改等来判断。 结语 私人购买汽油并不违法,但卖私油则属于非法经营行为。私自卖汽油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规定,情节严重者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非法经营罪的认定需要考察是否违反国家规定,并且情节是否严重,包括非法经营额和所得额、对国家造成的损失以及是否经行政处罚后悔改等因素。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引导非法经营者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而非轻易采取刑事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修正):第四章 再利用和资源化 第四十条 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 销售的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在显著位置标识为再制造产品或者翻新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修正):第三章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第四节 交通运输节能 第四十五条 国家鼓励开发、生产、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摩托车、铁路机车车辆、船舶和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实行老旧交通运输工具的报废、更新制度。 国家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的清洁燃料、石油替代燃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章 罚 则 第六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 (二)向从事违反本法规定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当事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的; (三)阻挠、干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