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概述 |
释义 | 民法典中关于居住权的规定:居住权是一种人役权,指居住人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居住权的内容仅限于居住,不能带有其他目的。居住权的设定是无偿的,可以设定为终生。居住权的期间届满或居住权人死亡后消灭。居住权享有物权效力,租赁不得干涉居住权人的权利。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关于居住权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人有权依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1、居住权属于人役权 居住权是人役权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排除所有人而将建筑物或建筑物之特定部分作为住房使用的权利。其权利内容,主要为居住的权利,可以因居住之目的而使用房屋,并可排除房屋所有人或第三人对其使用权的干预。 2、居住权的内容 居住权的内容,只能作为居住之用,如果带有其他目的,特别是商业目的,非居住权。居住权的客体可适于已经存在且适合居住的建筑物比如房屋。居住权的范围,不仅满足个人需求,也包括与其同住的家庭成员、负有照顾义务的人或是允许共用之人。此外,宠物也包括在居住权的利用范围之内。另外,居住权不可让与他人而形成他人的单独使用。 3、专属性 居住权物权化之目的在保障居住人的晚年生活,故不得让与或继承。 4、无偿性 古代罗马法中的居住权是解决没有继承权的女性或者奴隶老无所养的问题。现在主要解决父母、无房的离婚女性和受雇人比如说保姆的权利的问题。因此。居住权制度以恩惠为目的,居住权设定是无偿的。 5、居住权的设定方式 二、居住权可以保障终生居住吗 可以。居住权的期间可以由当事人自由设定,可以为其设定一个固定的期限,也可以设定为终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居住权期间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居住权即告消灭。此外,设立了居住权的房子原则上不得出租,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另外,居住权规定在民法典物权编的用益物权之章,也就是说居住权人对标的房屋享有物权效力,而租赁是债权关系,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因此,承租人无权干涉居住权人行使权利。 结语 居住权是《民法典》中重要的规定之一,它赋予居住人对住宅的占有和使用权,以满足其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权属于人役权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内容主要是居住的权利,可以排除他人对其使用权的干涉。居住权的设定是无偿的,并可由当事人自由设定期限,甚至可以终身享有。然而,一旦居住权期满或居住权人去世,居住权即告消灭。此外,居住权的设立一般不得出租,以保障居住权人的利益。在物权编的规定下,居住权享有物权效力,优先于租赁等债权关系。居住权的设定在保障居住人权益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和约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零八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四百四十九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三条 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但是,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