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消费者扫描商家二维码本是为了获得一些优惠,但其中却隐藏着巨大的信息泄露风险。专家表示,其实二维码本身是没有病毒的,但是它有很多病毒的链接。在用户下载的过程中,可能会弹出一些链接,用户点进去以后,就有可能被植入密码或病毒,特别是一些程序还可以对你进行远程的控制。从互联网安全的角度来说,不仅仅是手机,包括很多家居产品都是智能化的,它们都可以被控制。实际上这种风险在不断加剧,并且无处不在。用户在下载二维码的时候,如果弹出链接或者程序,一定要格外小心。此外,很多手机里都有杀毒软件,下载完二维码之后应该用杀毒软件检查该二维码是否有毒,然后再打开。 每个人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对于要求你填过多个人信息的APP等要慎之又慎。因为即使没有木马或者病毒,在下载的过程中,用户的信息还是很有可能通过种种渠道被泄露出去,造成损失。而且,即便是在此后取消关注公众号或卸载 APP,也无法避免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一、如何防范扫二维码泄露个人信息? (一)加强宣传。让群众了解这种新型的诈骗手段,另一方面传授防范二维码诈骗的方法,不要随意接收非官方网站的二维码或链接、用于网购的银行卡内不要存入过多的现金等,以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加强民警熟知二维码原理。民警在工作中对非接触型诈骗案件的侦查中,应拓展侦查思路,注意发现有关二维码的犯罪苗头,并收集相关信息,进一步熟悉二维码的编译、传播、解码等原理,及时取证并固定证据,为侦查工作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