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使用他人身份偷税漏税怎么办,法律怎样规定 |
释义 | 冒用他人身份偷税漏税,身份证本人无责任。相关部门有核对责任,丢失证件者不承担责任。冒用者及相关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居民身份证法对冒用行为处罚明确规定。 法律分析 使用他人身份偷税漏税,身份证本人不负法律责任。 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时,各相关证件使用部门负有核对人、证一致性的义务,确认无误后方可为持证人办理相关业务。 如果居民身份证丢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关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丢失证件者无须对自己未实施的行为承担责任。 《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处10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拓展延伸 应对使用他人身份偷税漏税的法律措施和惩罚力度 使用他人身份进行偷税漏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法律对此有明确的措施和惩罚力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旦发现有人使用他人身份进行偷税漏税,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这些制裁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追缴逃税款项、加收滞纳金,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导致牢狱之灾。此外,法律还规定了税务部门对此类违法行为的调查和取证程序,以确保公正和合法的处理。因此,任何企图使用他人身份进行偷税漏税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应当遵守法律规定,遵循诚信原则,以免陷入法律纠纷和不良后果。 结语 使用他人身份偷税漏税,责任不在身份证本人。公民使用居民身份证时,相关部门应核对证件一致性,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业务。若身份证被冒用,冒用者及相关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丢失者无需承担未实施行为责任。《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冒用他人身份证将面临罚款或拘留,违法所得将被没收。对于使用他人身份进行偷税漏税的行为,法律有明确制裁措施,需遵守法律规定,避免不良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三章 应 纳 税 额 第二十四条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六十五条 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征收管理,适用关税征收管理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