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情况下不能保释
释义
    保释限制条件:1.可能判刑10年以上;2.累犯、惯犯或同类前科的重犯;3.流窜作案;4.有逃避刑事诉讼行为;5.可能侵害人身或财产;6.可能逃跑、自杀或进行其他犯罪活动。
    法律分析
    有下列情况的,不能保释: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刑罚的;累犯、惯犯或同类前科的重犯;流窜作案的;曾被取保候审而有逃避或其他妨碍刑事诉讼行为的;可能对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或财产进行侵害的;可能逃跑、自杀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等。
    拓展延伸
    保释的限制条件及适用范围
    保释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控告的犯罪嫌疑人在等待审判期间暂时获得自由的一种措施。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可以享受保释。保释的适用范围受到一系列限制条件的约束。这些限制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关系、犯罪的严重性、逃跑风险、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等。法院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决定是否批准保释申请。保释的目的是确保被告人出庭接受审判,但也要保障社会的安全和法律的权威。因此,保释的限制条件及适用范围是为了平衡被告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立的。
    结语
    保释是一种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暂时获得自由的措施,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能享受此权益。根据法律规定,可能被判重刑、累犯、流窜作案、有逃避行为、可能对他人进行侵害或有其他犯罪活动的人,都不能获得保释。这些限制条件旨在平衡被告人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确保被告人出庭接受审判的同时维护社会安全与法律权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