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预备的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释义
    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已开始实施犯罪准备,但尚未开始犯罪行为,意图是顺利实施和完成犯罪,但因行为人意外原因导致犯罪在实施前停止。犯罪预备也被称为预备犯,是为犯罪创造条件和准备工具的行为。故意犯罪则介于犯罪决定和犯罪实施之间的阶段。
    法律分析
    犯罪预备包括: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准备;
    2、行为人尚未开始犯罪的行为;
    3、行为人的意图和目的是顺利实施和完成犯罪;
    4、犯罪在实施行为之前就停止了,这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犯罪准备也被称为预备犯。这是一种为犯罪准备工具和创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介于犯罪决犯罪开始之间的一个阶段。
    拓展延伸
    犯罪预备的法律定义和法律后果
    犯罪预备是指在实施犯罪之前进行的计划、准备和筹备活动。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预备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收集情报、筹集资金、购买工具、踩点勘察等。犯罪预备的法律后果是根据犯罪预备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犯罪预备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犯罪,但如果犯罪预备行为已经达到了犯罪的实施阶段,那么相应的犯罪预备行为将被视为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犯罪预备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共谋犯罪,即共同策划和准备犯罪,与实际实施犯罪的主体一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法律定义和法律后果。
    结语
    犯罪预备是指在实施犯罪之前进行的计划、准备和筹备活动,包括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准备、尚未开始犯罪的行为、意图和目的是顺利实施和完成犯罪、以及犯罪在实施行为之前停止的情况。犯罪预备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犯罪,但若达到犯罪实施阶段,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此外,犯罪预备行为可能被视为共谋犯罪,与实际实施犯罪的主体一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定义和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