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31天怎么计算工资
释义
    工资计算不是按照30天或31天,而是按照21.75天。这个数字仅用于计算工资基数,包括日工资、加班费和请假扣款等。实际工作日的计算仍按照实际天数,不能因为达到21.75天就不上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的通知,其中指明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方式。
    法律分析
    发工资不是按30天,也不是按31天,而是按21.75天。
    一、计算方法:
    将一年的工作日,剔除节假日、休息日,再按12个月平均,计算出平均月工作日。
    二、21.75天仅用于计算工资基数,意思是计算日工资、加班费、请假扣款等需要用到工资基数时,都是按21.75天计算。
    三、但21.75天是平均月工作日,而计算考勤时每月实际工作日有多少,则应按实际天数计算,不能因为上够了21.75天其它工作日就可以不上班。举例:2015年7月份有31天,无节假日,则实际工作日为23天,比23天多时要计算加班费,比23天少时要扣工资,但日工资不会因为这个月多上或少上几天就改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结语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通知,工资的计算方法并非按照30天或31天,而是按照21.75天。这意味着在计算工资基数、日工资、加班费和请假扣款时,都要按照21.75天进行计算。然而,在考勤时,应根据实际工作天数计算,不能因为达到了21.75天就不再上班。这一制度旨在确保公平计算工资,并遵守劳动法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7:00